心理测评

产品介绍

        比心心理健康产品是一套为医院全科室提供心理疾病筛查服务以及帮助普通大众进行日常心理健康测量和管理的的应用系统。 拥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独家拥有),属于专业性心理评估产品。
        比心医疗心理评估系统是一套远程跨医院跨科室的心理测评系统。产品拥有便携式测评终端,从量表评估、生物体征评估、服务质量评估三个方面 融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相较单纯量表评估,大幅提升心理评估的可靠性和进准度。

功能介绍

(1)比心健康管理依托手机微信小程序,方便普通人进行日常的心理压力测量、在线自我评测和心理健康管理,移动方便且零收费。

(2)比心健康管理支持用户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在线问诊和门诊开药,专业便捷且高效。

(3)心理量表测评该产品支持40多个常用量表,结合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心理学量表,答题检测受测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4)心理压力测验结合血氧仪、心电监护仪等生物体征采集设备获取受测者的血氧、心率等数据,根据心率变异算法衡量患者当下的心理压力,辅助医生诊断。

(5)智能算法分析通过智能算法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筛查辅助结论。

(6)自动化报告生成检测后自动生成专业医疗报告,供专业医生审核确认。

(7)专业医生远程审核通过医生工作端进行实时远程报告审核并给出建议。

量表清单

学术依据

心率变异性理论(HRV)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 使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米的差异和波动。通过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可准确测量并量化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HRV作为精神压力检测指标的原因

        人体承受精神压力的直接载体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控制人体的中枢神经,支配脏器活动和肢体运动, 管理呼吸、消化、感觉、语言、情感、思想、记忆等。由于大脑的特殊结构和重要性,不允许人们通过侵入性检查在大脑皮层直接测定精神压力。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客观准确测量大脑精神压力的方法,发现通过大脑支配的脏器变化可反映人体精神压力状况。由于心血管系统具有自我调节体系, 心脏除了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外还具有自律性,外界刺激会影响心率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心律的稳定性。 因此,心率变异性被做为反映人体精神压力最理想的指标。经过科学实验和反复论证,心率变异性已经成为目前测定人体精神压力最客观、准确和直接的方法。

评定心率变异性(HRV)的标准

        国际上在1994年创立了一个目标团队来制定这一方面的准则和标准,制定这些准则和标准的机构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和北美洲心脏生理学协会(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 physiology)。

使用场景

专业心理科检查

        适用于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使用的量表测评工具,支持量表答题、报告预览、在线打印等功能。
移动化:搭载于平板终端,轻便、快捷地满足测评需要;
多方案:支持4G、单机、局域网等多种环境下部署;
快速集成:可通过配置新增量表,快速满足不同医院量表定制需求;
解决问题:
1)传统心理评估设备体积大无法便携。
2)传统心理评估医生撰写报告耗时长

全院患者共享

        适用于除心理专科外的其他专业科室,在综合医院全科室使用的心理测评工具,可以设立在如心内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等其他专业科室中的心身同治病房。通过心理评估、自动生成报告、远程审核等功能,实现由心理专科医生远程为其他专科患者提供心理疾病排除服务。
体征分析:采用心率计获取、分析机体心理压力指标,提供给医生新的诊断依据;
跨科室:各科室医护人员可开具心理基础筛查,系统将结果提交给心理医生审核,跨科室筛查;
科室问卷:将科室需要的调研问卷导入测评系统,一起完成筛查;
解决问题:
1)传统心理评估设备体积大无法便携。
2)传统心理评估依赖专业心理医生。
3)传统心理评估报告无法自动生成并远程审核。

心理健康智能体检

        通过精神卫生量表答题,推论、分析受检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帮助机构完成心理体检需求,提供应对大量人群体检服务。
多终端:支持移动终端、二维码两种方式满足不同场景;
快速集成:可通过配置新增量表,快速满足不同量表需求;
解决问题:
1)专业心理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缺乏。
2)监管部门无法掌握区域内民众整体心理健康情况。

社区随访

        可以帮助精神专科医院对离院患者进行长时间的病情跟踪和辅助康复的系统,支持病情评估、量表答题、远程审核等功能,在进行社区随访时方便医护工作者的使用。
信息化:将随访产生的信息数据化记录,方便分析及管理;
移动化:搭载于平板终端,轻便、快捷地满足随访需要;
快速集成:可通过配置新增量表,快速满足不同医院随访定制需求;
解决问题:
1)专业心理健康随访从业人员缺乏。
2)无法对心理健康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随时监控